铺垫出更多的产业机会

从经营国内到经略全球,山东企业正在抢抓机遇,深耕“一带一路”,逐步成长为擅长整合全球资源的跨国企业。中...


2023年第四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正值“一带一路”10周年,新型国际体系正在建立,新通道新枢纽正在崛起。

从经营国内到经略全球,山东企业正在抢抓机遇,深耕“一带一路”,逐步成长为擅长整合全球资源的跨国企业。这是记者在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上感受到的新风向。

1. 对阿联酋投资增长2263.2%下的新风向

来自第四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的信息显示,今年1-8月,山东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合作伙伴的对外投资合作保持较快增长。

1-8月,山东对“一带一路”沿线合作伙伴对外投资额为17.2亿美元,同比增长37.3%;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29.7亿美元,同比增长62.3%;对塞尔维亚、阿联酋、越南等国家分别投资3.2亿美元、1.7亿美元、1.6亿美元,分别增长168.7%、2263.2%、369.6%。

这些新增投资集中在基建、纺织、能源三大类。

其中,山东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集团有限公司对孟加拉第一达卡高架高速有限公司增资1.7亿美元,用于推进孟加拉第一达卡高架高速建设。

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对洲际纺织有限公司增资8520万美元,主要从事纱线、色织布的生产和销售,项目规划纺纱年产能6万锭、色织布3000万米。

对沿线国家水利建设、石油化工行业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分别为5.4亿美元、5.5亿美元,分别增长43715.5%、3656%。

其中,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承建了沙特朱拜勒3A独立海水淡化项目,合同额5.3亿美元,是沙特达曼和利雅得重要的水源之一,对于缓解沙特东部省沿海岸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承建的乌兹别克斯坦泽拉夫善500兆瓦风电项目,合同额4.5亿美元,该项目是乌兹别克斯坦首个大型风电项目。

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承建了土库曼斯坦石油康采恩油井大修项目,合同额3.4亿美元,是近几年来山东省在土库曼斯坦最大的石油工程项目。

中国山东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集团有限公司承建了塞尔维亚瓦列沃快速路项目,合同额1.8亿美元,是塞尔维亚一条重要的高速公路,被纳入《中国一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成果清单》。

这些新增投资,显示了山东企业抢抓机遇的速度,也展现了中国资本出海的路径。今年是“一带一路”10周年,新型国际体系是中国国家利益的根本所在,也是中国企业和资本走出去的战略空间。

新一轮出海热潮中,“一带一路”沿线成为热点地带。

记者注意到,山东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集团有限公司在孟加拉增资的第一达卡高架高速建设,这个项目连接首都达卡国际机场和达卡吉大港公路,是孟加拉国最重要的公路和商业生命线。

这体现了中国基建在“一带一路”的影响力。相较于西方擅长的金融,中国擅长搞基建。越是人口稠密的国家和地区,基建发挥的公共效益就越大,这一效应在东南亚和非洲尤为突出。

前面提到的沙特朱拜勒3A独立海水淡化项目、乌兹别克斯坦泽拉夫善500兆瓦风电项目、塞尔维亚瓦列沃快速路,都属于所在国的国家级重点项目。

以修路和基建为先锋,铺垫出更多的产业机会,随着中国企业在海外深耕,更多的出海通道被打开,更多的细分市场亟待挖掘。

2.国家战略用起来用足

今年5月,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召开。这次峰会议题中的一个热词就是“修路”,从中哈第三条铁路到中吉乌铁路、中塔乌公路、跨里海运输通道,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

通过帮当地修路,山东与中亚五国的产业合作与贸易投资在不断推进和深化中,不断拿到大项目。山东电建三公司承建的乌兹别克斯坦风电项目和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土库曼斯坦石油康采恩油井大修项目即是如此。

科瑞油气哈萨克斯坦分公司总经理孙福营告诉记者,2022年是科瑞油气在哈萨克斯坦设立分公司18年以来,业绩最好的一年。目前,科瑞油气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等国开设了分公司,在阿塞拜疆等设立了办事处。

5月20日,吉尔吉斯斯坦采购的1000辆中通客车首批车辆在聊城下线。这1000台天然气客车订单,不仅创下中国对吉尔吉斯斯坦客车出口新纪录,也是2023年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最大客车订单。

时值中国-中亚峰会期间,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亲自“提车”,来到山东聊城参加下线仪式。在吉总统“提车”现场,山东重工董事长谭旭光亲自“带货”,介绍山东重工的一系列产品。

近3年,山东重工出口连续保持60%以上高速增长。今年一季度山东重工出口收入200亿元。在谭旭光的目标计划中,高端装备制造出口占到销售收入的30%,才称得上实现了“小循环”。

这个时候,谁能把国家战略用起来,用足,谁就能受益。中亚市场成为山东重工出海的主攻方向。

发表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