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都是些鸡毛蒜皮的杂事

6月10日,民众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举行游行,抗议美国的外交政策。新华社发 6月6日至10日,第九届美洲峰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这是继1994年美国在迈阿密主办第一届峰会之后...


  6月10日,民众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举行游行,抗议美国的外交政策。新华社发

  6月6日至10日,第九届美洲峰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这是继1994年美国在迈阿密主办第一届峰会之后,峰会头一次回归美国本土。虽然是坐镇主场,但美国显然未能将峰会办成“主场外交”该有的样子:先是在参会问题上遭到不少拉美国家抵制,在全世界面前丢了脸,不期而至的拉美难民移民大军又打了美国人一个措手不及。最后,作为东道主提出来的多种新倡议又被质疑诚意不足,空表雄心。应该看到的是,此次“风波”既体现了美国和拉美国家间长期存在的控制与反控制矛盾,也反映出“泛美体系”在新时期出现的一些新的特点。问题的实质在于,美式霸权的相对衰落对于包括拉美国家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正日益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峰会遭遇“三大尴尬”

  6月10日,在拜登总统和拉美20国领导人共同宣布了所谓的《洛杉矶移民和保护宣言》之后,第九届美洲峰会落下了帷幕。与历届峰会相比,此次峰会的“话题属性”似乎更强。这并非因为峰会取得了什么成绩,反倒是源于其遭遇的“三大尴尬”。

  其一,峰会“签到率低”令人尴尬。美国以“不民主”为由拒绝邀请古巴、委内瑞拉、尼加拉瓜三国与会,最终酿成一场出乎其意料的参会危机。墨西哥、玻利维亚、洪都拉斯的领导人明确表示因反对美排斥古、委、尼三国的霸道作法而不出席峰会。其中墨总统洛佩斯说到做到的行事风格令其在国内外“加分”不少。不仅如此,哪怕是到了会上,阿根廷总统、墨西哥外长甚至是中美洲小国伯利兹的总理也仍然“不依不饶”,继续“炮轰”美政府对他国的孤立政策。此外,危地马拉、萨尔瓦多、乌拉圭的领导人也因双边关系、身体健康等种种原因未到会。

  其二,突如其来的难民移民大军令人尴尬。就在峰会召开的当口,一支由多达1.5万名移民组成的“大篷车”队伍从墨西哥南部出发,向着美墨边境的方向行进。仿佛是要对拜登的霸道行径表达不满似的,这些移民中的相当一部分恰恰是来自美国拒绝邀请的古、委、尼三国。面对这支专程前来为峰会“造势”、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拉美移民队伍,已经被“低签到率”搞得脸上无光的会议组织者明确表示“吃不消”。美国务卿布林肯甚至称,挑战“前所未有”。

  其三,会议成果有名无实令人尴尬。峰会上,美国再次施展出巧舌如簧的忽悠能力,高调推出了以下几个姑且能算作是主要成果的文件:一是“美洲经济繁荣伙伴关系”计划。白宫官员称,该计划目前还只是一个框架,其能否达成还有赖于未来几个月内美国同拉美伙伴的谈判情况。在内容上,该框架与近期刚达成的“印太经济框架”几乎神似,都不包含关税豁免、市场准入等实质性条款。二是“美洲健康和复原力行动计划”。该计划只是表示将成立一个旨在培训拉美国家卫生人员的名为“美洲卫生队”的组织,但对拉美国家当前最关心最急需的疫苗等抗疫需求只字未提。三是“美国-加勒比应对2030年气候危机伙伴关系”计划。该计划具体能拿出多少投资来给加勒比国家,白宫自己目前也没有数。四是“洛杉矶移民和保护宣言”。作为峰会最终声明性质的文件,宣言算是给了从一开始就希望峰会聚焦移民问题的拜登政府一个交代。但该宣言的重心更多还是放在了协调地区国家帮美国分担移民压力上,对真正导致移民产生的地区欠发展问题基本无甚着墨。此外,墨西哥和中美洲“北三角”国家领导人的缺席无疑也令峰会上达成的任何关于移民的承诺都大打折扣。

  “泛美体系”遭空前质疑

  谈论美洲峰会及美拉关系,自然绕不过其背后的“泛美体系”架构。基于“门罗主义”这一思想内核,近代以来在地区霸权国美国的“领导”下,美洲国家逐渐建立起一整套涵盖全方位议题的泛区域治理架构——“泛美体系”。二战后成立的区域性组织美洲国家组织是这一体系在当代的最主要代表。大家耳熟能详的泛美卫生组织、美洲开发银行等均属于该组织的专门机构。而美洲峰会则是该组织为了推动美洲自贸区建设而专门建立的制度。近年来,虽然自贸区议程早已无果而终,但美洲峰会却勉强延续了下来,而且竟慢慢发展成为“泛美体系”中最引人关注的招牌性制度。

发表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