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朝阳携新作线下演讲:长期坚持,找到做这件

本文系深潜 atom 第 696 篇原创作品直播间里教物理,张朝阳和搜狐视频带火了 知识直播 孟烦了丨作者深潜 atom 工作室...


直播间里教物理,

张朝阳和搜狐视频带火了 " 知识直播 "

"

孟烦了丨作者

深潜 atom 工作室丨编辑

近日,"《张朝阳的物理课》线下演讲暨第二卷新书首发 " 活动举办。这次活动,特意选在了张朝阳的母校清华大学。

自从 2021 年 11 月 5 日,《张朝阳的物理课》开播至今,视频直播 + 线下公开课 + 图书结集出版,已经将这个知识直播的 IP 立体化的沉淀下来了。而通过设定有趣的物理话题,以硬核烧脑的公式推导,达到专业人士认可,普通人能听懂的效果,这个初心,从近两年的实践来看,达成的也很好。

母校是每个人内心最柔软,也最亲近的地方,更是梦想和传奇起航的地方。1981 年,17 岁的张朝阳考上了清华大学。在清华,跑步和冬泳,一度成为张朝阳最解压的运动方式。也在不经意间,为他打下了知识和身体素质的底子。

多年后,在重建意义原点时,张朝阳锚定的抓手,还是运动和物理。将《张朝阳的物理课》打造成了中文互联网最有价值的知识直播 IP,为搜狐视频找到了新的增长点。

张朝阳回母校带来一场特别的物理演讲

演讲开始,张朝阳从新书中的特色章节出发,围绕 " 非球形天体的引力势 ",借助勒让德函数展开,求出了旋转对称椭球体的外部引力势,并由此求出地球的潮汐形变,以及地球对月球的力矩。相比于海水的潮汐计算,这次计算考虑了地球潮汐形变所导致的引力势修正,结果更加精确。

在解析潮汐效应的时候,张朝阳提出了一种观点," 月球离开地球或者被地球远远抛弃的感觉,实际是它自己作的。因为它的质量导致了地球的形变。" ——原来物理还可以如此感性。

这堂物理演讲持续近 2 个小时,张朝阳全程计算推导,黑板写满了推导公式。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CUSPEA 学者、哈佛物理博士楼宇庆也来到现场,跟张朝阳进行了互动交流。楼宇庆点评道,虽然满屏公式看着有点眼花缭乱,但是可以让大家了解从事天体物理研究的人在做的事情。楼宇庆与张朝阳关于探讨 " 如何观察月球在远离地球 " 开展快问快答,让现场气氛到达沸点。

张朝阳携新作线下演讲:长期坚持,找到做这件

现场,张朝阳也分享了自己做知识直播近两年来的心得和体会,他说:"长期坚持,找到做这件事的意义"。他认为,这种将传统物理和新媒体的传播方式结合,不止有推导演算,还可以通过书籍、短视频、直播跟天下很多人交流。

弥补中文互联网世界物理科普内容的缺失

在《张朝阳的物理课》第二卷新书发布后,回头去看《张朝阳的物理课》的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还是很有启发意义的。从 2021 年 11 月至今,《张朝阳的物理课》已在搜狐视频直播了一百六十余期。加上每一期的选题和备课,坚持的意义自然不言而喻。这对于有意向做短视频和直播的新人,很有启发意义和榜样意义。即便已经有巨大的影响力加持,但要想做好知识直播,还是需要勤奋和认真

及至 2022 年 3 月 11 日,被称为 " 新春第一课 " 的《张朝阳的物理课》,首次走到线下,开始凸显出它作为知识直播 IP 的媒体价值和品牌价值。

2022 年 11 月 6 日,张朝阳官宣自己首部著作《张朝阳的物理课》正式发布。再到 2023 年 8 月 18 日,《张朝阳的物理课》线下演讲暨第二卷新书首发活动举办。这些时间节点,清晰地勾勒了《张朝阳的物理课》这一知识直播 IP 的发展过程。

据悉,《张朝阳的物理课》第二卷覆盖了直播课程第 67-127 期的内容,围绕牛顿力学与天体物理、洛伦兹变换、电动力学、流体力学、热传导五大部分展开。包含 46 章,每章讨论一个具体的物理问题,书中有张朝阳近 100 张的手稿原图。

相比第一卷,第二卷注重探讨问题的新颖性,对很多问题的处理方法更独特。第二卷更注重探讨问题的新颖性、独特性,对很多问题的处理方法更深入、复杂度更高,用到的数据工具也更难,适合更高阶的读者阅读。

除了思维创新,张朝阳还十分推崇 " 研究式 "" 碎片化 " 学习方法。所谓 " 研究式学习 ",是指不要被动地、单一地按顺序接收传统教科书中的内容,而是在好奇心驱使下,主动去深入了解某个问题的来龙去脉。张朝阳将物理学知识与技能比喻为 " 二维平面古城 " 来形容 " 研究式学习 " 的新奇体验。" 从《张朝阳的物理课》开始,你将从不同城门进入这座古城,走的是不同的路径,或者直达某个景点游玩,看到的是不同的风景,在随意的走走逛逛中,你将对这座古城非常熟悉,如同自己的家园。"

发表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文章